充滿青翠的,讓人感到通體舒適的綠意,在初夏為旅行的人帶來另一種季節的美感,來看看日本逢春夏之交我第一次追到的新綠。(2016年5月中)
看了第一張照片▲有沒有一點點「涼感」 ?這是永觀堂門口。(本文全部照片都是2016年5月13-16所攝)
永觀堂有收費,我沒有再進入了,計劃是一路漫走,從蹴上走到南禪寺、青蓮院,知恩院,掃過這一帶的新綠。新綠基本上可觀樹種不少,楓,銀杏,櫻木都是,這類樹冬天落完葉,春天完全是新的一回合,比起常綠樹暗色(松杉)它們完全是翠綠的新葉。這一次是5月中旬來拜訪京都,櫻花早就杳無蹤跡,頓時想念起那鋪天蓋地,粉色一片的映象。
另外有楓葉的地方就有新綠可以看,所以想來趟新綠之行,選楓葉名所,再選不收費的景點,大路小徑,都是找綠色的好地方。
新綠就只有看綠葉這回事嗎?不然,日本有些楓葉,在初生葉之時,完全是火紅的,品種我也叫不出來,有人就叫它日本楓,其實我在美國也看過,但非全部的楓葉樹種都可在生新葉時「由紅而綠」,只有某一種是(所以是特殊品種),然日本楓樹特多,看得到綠也看得到紅(品種)的機會很大。不知有人聽過否,春季末去台北近郊陽明山,一個地方叫作台北奥萬大即是,春末紅楓也是有名,我特別去看過。
既有5月紅楓,難免就會出現紅配綠的一景,不太像秋天那種紅橘褐色調,也不是聖誕時的大紅與暗綠色系,春天的這種景色就是純紅配上嫰綠,也是非常特殊。另外似無黃葉,就是通體的紅(比較整齊的紅,不是層次紅),然而這紅色時間不長,之後會轉為綠色(全樹紅色漸暗),看到要湊巧,所以也算初夏時節稍為特殊的一景。
日本人本來就有「新綠」的說法,例如叡電的海報
這次有拜訪兩個比較特殊的景點,一個是高野山,另一個是比叡山,尤以高野山遠又需換交通工具,搭登山纜車,幸而有KTP在手,含全程車票費(連高野山巴士都有),另外,這次因為時間不多(去四天),也沒有花任何拜觀費,就是沒有進去任何收費景點(省錢旅)。換個角度想,既非櫻花又非楓葉季的春秋,就省一點吧。
5月中在京都還有一特殊祭典--葵祭,也在此新綠時節出場,每年5月15,文末有簡述。(本篇2016均5月13到16間所訪)
第一個景點:高野山。
高野山路途遠,是佛教聖地,2015年是開山1200年,當時有很多包含宗教儀式的活動。上山先是火車
然後是另一種交通工具,登山纜車,這麼斜的角度,窗外一片綠意。
高野山景點遠,從京都去至少二個小時以上,從大阪去也是。交通所費不貲。高野山是佛教聖地,但是如果不讀一下資料去,可能以為是廟群的名山,但事實上高野山某一部份幾乎全部是墓地,這也是其特色(地圖來看是右半邊),歷史上很多名人,戰國武將,幾乎都葬在高野山(或有象徵性塔碑),另外日本觀光團體多,如果不喜歡看墓地則建議看左半邊壇上伽藍就好。(離題太遠有空再說)見參詣案內
高野山是賞楓勝地,自然有很多漂亮的楓葉。這是奥之院入口。
走不很遠就出現紅色的楓葉,很紅,又透亮,趕快咔了幾張
只拍紅色的樹葉的部分就是這樣,為什麼很好拍呢?因為顏色絕純,且葉片是新葉非常完整好看
藍紅綠。原色
如果有心,也可以比較一下和秋天之楓有什麼不同
這張下方,有墓地,剛提及
往內走去(朝御廟方向),奥之院參道不熱,陰涼
御廟橋,這是著名地點
整區是墓地,歷史上有名的人很多(很多是供養塔),走到往一之橋路上的墓群有人在講解,相信停留點是重要墓地
我用走的走完奥之院全區大部份(文中的地圖右半部份),由參道到奥之院再到一之橋,
之後搭巴士去中間段金剛峰寺附近,再走去大塔等建築古蹟,▼這是下車在金剛峰寺往伽藍方向的步道,去的時候只覺得美就拍下來,之後查了高野山楓葉的資料,才知道這叫蛇腹道,秋景最著名。
這一區也有很紅的葉片,及嫰綠
葉形及顏色都美
大塔,這是壇上伽藍的重要建築,高野山也常用它當代表
某一處吊燈特別美
信手拍楓葉,這是五裂的
這似乎是七至九裂之葉
高野山境域廣可以一日遊,有空再介紹,地圖附一下,右方圈處即墓地很多的區域,觀光客也不少,左方大塔處是古蹟建物集中的區域,可以細看。
第二景介紹一下比叡山,搭石山坂本線到坂本下(電車在三井寺我介紹過,卡通的外表)
坂本出站向左上山,這裡是櫻花新綠的道路
大約15分鐘會進入比叡山境,看到石碑還要再走一段才有纜車。
比叡山的登山車也是獨樹一格(纜車票不便宜,用KTP也是全包),景色好,這是雙車交錯
到比叡山頂有見到紫藤,由車站出來的對面
也可以看到琵琶湖。
車站出來至根本中堂一帶寺院區要走15分錯左右,後至寺院區的鐘塔,很多日本觀光客,這裡也是紅綠夾雜的,不過這棵楓快轉綠,不是火紅
這棵是杜鵑
根本中堂是重要建物,非常古樸,進去要脫鞋,不能照相
我喜歡楓樣的多樣,它不是只有三瓣或五瓣,好多種類
往大講堂處有一大階段(梯)
另一座鐘樓,前方有一棵櫻花還有殘存
比叡山也是可以走很遠的寺院,山景很佳,慢慢來也可以玩一天,也可以從這方向上去,往京都下山。
再來介紹秋楓名所,東福寺的新綠,遠望通天橋,無比綠意
在臥雲橋上拍通天橋,這是不需拿付費的
付費入口是可以由這裡走去通天橋,我沒有再進去,只拍往通天橋去的長廊
再下來是大家很熟的蹴上,我自己很愛從側面往上拍,拍過好幾次,春天的櫻花絕美
很眼熟吧,櫻花絕景猶在眼前,蹴上傾斜鐵道
然後介紹南禪寺,三門我一直很愛看,覺得日本廟宇氣魄從進門就感受。
春天的三門,青翠配上黑建築,不會比櫻花的「粉配黑」差,重要文化財很耐拍
門口我也喜歡,透望全綠色之庭
兩個方向都很好看,都是翠綠
我常在日本景點看到學生,相信是來見學者,「我的少女時代-南禪寺版」
水路閣,風景至佳
庭院也是綠得讓人心底很涼
是老師在幫學生拍照嗎?
來看看他們的動作放大
南禪寺真的擁綠之精粹,園景在淡季似乎別有味道
南禪寺是大推的新綠景點,好看,無收費,庭院涼
附近另外一個楓葉名所是永觀堂,再套前面公式就是「凡楓葉名所必有可觀新綠」
這是永觀堂幼稚園門口附近
沿路看到綠色不少,紅色也不少,也是美不勝收
永觀堂很多區域是沒有開放例如上圖有隔起,有些只能在牆頭拍,永觀堂美,但進去要門票
收費處
下一個景點是青蓮院門跡,也是楓葉名所。
好有場景的一刻 ,青蓮院巨木
新人來取景,凝望新綠的一對,新娘的衣服選得好看,特別是這季節
再走不遠是知恩院,前次來這兒,御影堂的七不思議沒有看仔細,想來找一次,沒想到碰上工事看不到(大修要到2019年才會好)
這個三門也是氣魄萬千,和南禪寺有拼
還有一個景點,東山這段路的垂柳也是夏季涼意
再介紹的是5月15的葵祭,這一段的路線在賀茂川上遊,左岸-西邊處(不是常看櫻花的右岸),5月15日現場,因為葵祭早上在京都御所出發是第一段路線,後為下鴨神社第二段,同一批人在午後是走到這兒第三段。人馬走到這裡感覺露出疲態。
樹叢裡人很多那裡,就是看此祭人潮。
真是一個看鴨川的好季節(賀茂川段往北拍),左方是西面,水流不急,閒散愜意(左方樹叢裡也是葵祭人群)
鏡頭停留在鴨川的橋上,追完了春天的燦爛櫻花,跨入夏始,綠色洗滌了心靈,沈澱一切,京都日常裡的一幕,沒有因為葵祭,燠氣,而改變什麼。
(圖多,葵祭另見下篇 初夏的葵祭盛典 下方連結)
相關文章 初夏的關西樂園